信息分类

农村电子商务网络销售方案

为推动我县农产品网上营销,打破地域空间限制,充分开拓农产品国内、省内两个市场,提高特色农产品知名度,降低流通成本,解决农产品难卖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本地农村产品资源基本情况

囊谦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0.4万亩,占耕地面积的94.37%,洋芋种植面积达6800多亩,黑青稞种植面积达4万亩,芫根种植面积达1万亩,饲草种植面积达2.6万亩,油菜种植面积达2000亩。全县有机认证基地顺利通过11500亩基地认证,是全省目前唯一取得国家农业部中绿华夏认证中心证书的一个县。

其中,黑青稞是青海玉树州“玉树黑青稞”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囊谦县是黑青稞的传统种植地,地方品种资源极其丰富,具有良好的美誉度。囊谦县黑青稞种植面积占到玉树州黑青稞种植面积的1/3以上。黑青稞中可以用来开发黑青稞啤酒、青稞麦片、青稞挂面、青稞馒头、青稞营养粉、青稞饼干等系列产品。近十余年来,青稞产品市场需求增大,国内众多企业纷纷投资青稞产业化开发。

牧业方面,全县存栏各类牲畜41.72万头只(头、匹),其中羊4.89万只,牦牛36.46万头,马0.37万匹。牲畜繁活率、出栏率、商品率、死亡率、母畜比例分别为83.10%、34.50%、22.90%、1.5%、61%;年产肉类8695.05吨、奶7317.56吨、羊毛101.49吨。生态畜牧业合作社整合草场420.5万亩、牲畜10.04万头只,总收入约870万元。目前,全县已成立38个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已整合到合作社的流转草场达153.19万亩,占全县可利用草场的9.5%;共整合牲畜10.67万头,占项目实施村总牲畜的53%,整合能繁母畜4.13万头只。其中,香达、山荣、卡永尼三个示范社共整合草场68.02万亩,整合牲畜1.67万头。

文化产品方面,囊谦县藏黑陶加工项目于修建了囊谦县藏族民间黑陶加工厂房及展览厅等1780平方米,长期学艺人员34人,新招收特殊困难学生104人。囊谦藏黑陶深受当地群众及全国各地游客喜爱,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目前囊谦藏黑陶年产量达100余种近2000件,年营业总额近50万元,盈利近10万元。

二、产品网货化措施

   (一)外出取经高点谋划。组织人员,赴内地或省内农产品网货化做得好的县市参观、考察、学习。参加电商论坛及相关会议、参访电商企业;邀请国内知名电商专家来我县举办农产品电子商务论坛、农村电商讲习班,聘请国内知名电商专家为顾问,指导开拓思路,选择合适的发展路径,探索出适合囊谦县农产品上行的“囊谦模式”。

(二)典型引路转变观念。电子商务对囊谦干部群众来讲是新事物,只有让大家尝到甜头,看到希望,才能调动发展积极性。因此从典型引路入手,通过以点带面,推动发展。如通过县长、县委书记等领导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推销我县的农产品,从而获得媒体的关注,让大家看到电子商务的强大威力。

    (三)下大功夫搞好配套服务。一是多方面扩大网络覆盖面。农村开网店,网络是前提。加快推进网络建设、争取早日实现村村通网络的具体实施,协调通信运营商争取投资,同时采取有线无线互补的办法,尽量扩大网络覆盖面。与通信企业合作,采取政府补助的办法,支持网络运营商加快通村网络建设步伐,对有开办网店需求的村子优先架通宽带网络,有的地方群众自发组织起来,采取集资的办法架通光缆,解决宽带网络不通的困难,满足了群众的网络需求。在重点景区、饭店,政府投资开通了无线网络,方便游客上网。

    (四)扶持加快平台建设。通过市场化运营方式,引进电商企业运营电子商务产业孵化园,建设并运营囊谦县物流中心。在淘宝、天猫、京东等国内知名电商平台上建设并运营“囊谦县特产馆”。

    (五)多形式发展乡村物流。鼓励物流企业在乡村设计服务网点,提供物流服务,利用商务部门农家店商品配送车捎带等办法,帮助乡村网店解决物流难题。支持有条件讲诚信的创业青年发展自助"草根物流",不断提高农村网店物流配送速度。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通过与邮政物流企业谈判达成较低价格的合作协议,降低网店经营成本,帮助当地特色农产品扩大销售。

    (六)多渠道提供网销产品。组织县内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按照网店销售特点生产加工适销对路的产品,改进包装设计,突出文化元素,彰显地域特色,注重低碳环保,注重品牌培育,提高囊谦特产的影响力。以县区为单位建设网货供应平台、建设县农特产品库,免费为广大网店店主提供网销产品。

    (七)全力抓好农产品质量监管。一是开展电子商务示范点建设。结合电子商务示范服务中心,为全县电子商务提供了标准和规范化的样板。指导各乡镇开展电商示范点建设,让乡村网店干有标准、学有榜样,不断提升发展水平。二是认真落实监管责任。加强督促检查,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监管措施,加强对网货供应平台的执法检查和质量监督,确保农产品网货供应安全。对已开办的网店,督促店主加强维护运营,积极营销,扩大销量,提高效益,提升影响。三是建立网货标准体系。制定了网货标准体系,建立健全部门协作机制,充分发挥农牧、林业、工商、质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在一些地方探索建立了质量追溯、监督管理体系,确保网销产品的质量安全。

    (八)重视微媒体宣传。一是积极创建微媒体宣传矩阵。通过多层次、大范围的宣传,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电子商务的发展,提升了囊谦的知名度。二是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推广,囊谦安全、绿色、优质的名优特产和独特优美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被广大消费者所了解。三是把传统节会营销与电子商务有机结合。创新会展模式,促进了农特产品销售。

三、通过产品网络销售带动贫困人口脱贫 

(一)支持我县贫困人口参与到产品网络销售当中。通过对贫困人口进行专业的电商技能培训,使之应聘到运营较好的电商运营企业中,实现就业脱贫。

(二)让贫困人口参与到网货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就职,从事产品生产、运输等环节工作,实现就业脱贫。

(三)通过电商培训,鼓励引导贫困人口自主开设网店或微店铺,为其提供店铺装修、推广宣传、适合网销产品的提供等配套服务措施,使其店铺运营做大做强实现自主创业扶贫。

(四)引导贫困人口按照生产加工企业以及网货化需求的标准种养殖或者种值相关产品原材料,逐步建立稳定的采供关系,实现增收脱贫。

四、农产品品牌促进措施     

(一)建设县域公共品牌。发挥我县农业产业优势,以特色农产品为主,以创建名、特、优、新农产品品牌为发展方向,着力打造一批事关现代农业发展那和农民增收的农业品牌,建设打造县域公共品牌。

(二)商标注册引导。把地理标志和农产品商标注册作为宣传引导重点,制定农产品商标(地理标志)发展规划协助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运用商标战略促进农产品品牌快速发展。引导各类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增强商标意识,积极主动加快商标注册。

(三)打造知名品牌。建立并完善品牌推荐申报机制和管理办法、建立健全能上能下、优胜劣汰的品牌动态管理机制。

(四)产品标准化生产。制定农业标准化操作规程和产品生产标准,推广标准化生产,力争品牌农产品全部实现标准化生产。

(五)绿色食品认证、农产品质量体系认证和农产品加工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建设。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设,对品牌农产品推广实行绿色食品认证和(SC)认证,在生产基地宣传推广良好的农业规范(GAP)管理,加强企业推行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和实施良好操作规范(GMP)、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等现代卫生安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保证质量安全。帮助企业加快建立和完善设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基地备案、农产品准入和退出制度以及质量责任追究制度。

(六)品牌农产品进行全程监控。建立品牌农产品质量识别标志,大力推行产地标识管理、产品条形码制度,做到质量有标准、过程有规范、销售有标志、现场有监测。要严格按品牌的标准化生产,实行产前地块选择和种子选用、产中技术操作和农药使用等生产环节和安全控制、产后的检测分级加工包装等规范化管理,保证品牌农产品的质量和信誉。

(七)品牌保护工作。开展注册商标专用权和品牌专用权保护活动,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等侵权行为。不断加强对现有品牌农产品商标、地理标志、标识、域名的依法保护工作。

(八)加强宣传推介。统一组织,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利用网站、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大力宣传推介品牌农产品和品牌企业。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农产品博览会和展销会,全方位、多层次、集中宣传品牌农产品,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

(九)加强平台建设,搞好产品与市场对接。加强农产品信息网络建设,科学引导生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的格局,实现利益均占,风险共担,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共同拓展市场。

(十)实施农业科技化。推行品牌农业,实施农业的标准化,必须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工作,要健全科技推广服务网络,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大力推广新技术、新产品,提高农民科技意识、绿色无公害产品意识和技术管理水平。

(十一)加强金融服务。针对目前以农产品经营的企业大都是一些中小微企业或者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资金流量不足的情况。金融机构要强化信贷支持,根据目前国家金融政策,优先扶持中小微企业用于农产品加工生产。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发展品牌农产品,支持企业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发展订单农业。

五、农产品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一)从农产品选种、耕地、播种、灌溉、施肥、收获等每一个环节进行把关,真正打造绿色农产品,推进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参照国内外农产品生产标准,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农产品生产标准推广执行。与正规、信誉好的生产资料相关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提供优质的生产资料货源,通过国家农器具补贴,县域再予以资金支持鼓励县域农牧民购买新式农器具,依据科学规划合理安排耕地、草场的使用,使其保持长期优质不退化。进行本地优质牛羊、瓜子等品种的培育工作,保证我县高品质农产品长久发展。

(二)做好我县农产品深加工,逐步摆脱初级农产品现状,进而发展成为成熟的商品,增加附加值。整合我县屠宰、生产加工企业,建立企业生产加工标准化,引进国内外先进标准化生产流程以及设备、技术等,加强企业员工标准化培训考核,从产品的生产、包装、出厂全环节有标准可循。同时针对我县牛羊肉,进行产品排酸、精细化分割、分类、分级别、包装等流程,对产品进行筛选、分级、精细化加工、包装等流程,是产品达到高品质、一流水准。积极开发其他产品深加工工作,开发附加值高,市场空缺,差异化的特色产品。

(三)利用县域冷库、冷链车、省内分仓,各快递公司建立统一协调的运输储存管理制度,打造产品运输全链条闭环,以实际可行的标准化运行,做到整个运输、储存环节链条完整,各个环节具备督查机制、可控,责任明确到各个环节、有据可循,实现运输、储存全环节标准化运作。

六、农产品安全追溯及标准化体系建设

(一)建立“从农田到餐桌”追溯体系。有效组织、合力构建“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追溯体系。从生鲜等农产品着手,启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平台建设。通过地方政府决策部署、制度建立、统筹协调、目标考核和财政支持等办法,整合追溯管理资源,保障追溯体系建设统一有序。链条完整,信息丰富。体系构架涵盖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及餐饮消费各个环节,体现“从农田到餐桌”全程管理。强化责任,注重监管。追溯要求紧紧围绕法律、法规规定,明确各方责任,严格落实监督管理。

(二)建立“从农田到市场”追溯体系。借助科研力量,从有条件的农产品生产单位入手,建立“从农田到市场”的追溯体系。突出生产过程质量安全关键环节控制。注重对产地环境、种苗管理、投入品控制和产品自检等环节信息进行采集,以追溯管理促进农业标准化实施。与认证管理紧密结合。制度设计大多参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管理规范及生产操作规程,且通常选择认证农产品率先试点。重点规范生产记录和包装标志管理。以健全生产记录制度和严格包装标志管理为重点,有效将追溯信息和追溯载体衔接,实现对生产源头的追溯。

(三)建立企业内部追溯体系。少数农产品生产企业自主建立企业内部追溯体系。企业根据内部管理流程自行建立、企业依托科研单位研究成果示范建立和企业聘请咨询公司建立追溯体系。较强的质量安全管理意识。从增强企业信誉、打造企业品牌角度持续投入一定人力和资金。扎实的管理基础。做大生产规模,增强质量控制,加大信息化水平,推动品牌发展。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涵盖产品生产、初级工、包装和销售等环节,产品去向可控,便于开展追溯管理。

(四)统一编制标准规范,整合已有追溯资源。充分发挥现有追溯体系建设成效,按照统一要求对追溯资源进行协调整合,统一纳入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交换服务平台。按照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分段监管的特点,将农产品追溯体系信息链条明确为“从农田到市场”,并将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作为建立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制度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重要抓手。着手制定完善追溯体系基本要求、采集指标、传输格式、交换接口和编码规则等方面标准规范,以统一有序推动追溯体系建设。

(五)科学搭建体系构架,明确各级平台定位。在系统构架设计中,对县域各级平台工作重点进行明确定位,通过模块化设计和权限划分,满足不同监管主体的监管和追溯需求。在此基础上,可设置批发市场平台,其定位为信息存储和查验。将各级平台设为统一的消费查询平台,可查询到该批次产品的责任主体信息。根据当地工作需要,参照中央及省级追溯管理平台模式,建设县域追溯查询平台,消费者如需了解该产品更为详尽的生产过程信息,可通过平台网页链接形式查询。

(六)合理选择推进重点,逐步扩大推进范围。选择政府重视、具有地域代表性、生产相对集中、已有追溯管理基础的区域,在试点县域范围内主要推行某种或某几种主导产品追溯管理。就围绕与民众生活密切、商品率高且事宜包装标志的产品,先行选择无公害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和绿色食品中的初级农产品推进。就重点生产经营主体而言,选择认证单位和农业标准化示范园率先示范,逐步推进农产品全面追溯管理。

(七)跟踪研发先进技术,满足追溯发展需求。积极跟踪引进国内外追溯管理技术,主动参与农产品追溯国际标准起草工作,推动农产品质量追溯得到国际市场认可。深入开展追溯相关技术和工作模式研究,包括研究追溯体系建设所需计算机、网络等通用设备和条码、信息读写、RFRD、喷码、贴标机、电子秤等专业设备,并探索完善适合当地农产品追溯体系的推行模式,比如对于难以包装标志的水产品,尝试借助销售票据追溯管理模式的可行性。

(八)积极争取工作保障,确保工作取得实效。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办法》,统一明确追溯体系建设维护的相关规定,并对生产经营主体实施追溯管理提出要求。积极争取落实追溯体系建设和维护资金,加强项目整合。加强不同行业不同部门协调合作,共同制定落实追溯管理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加强对追溯体系运行后期监管和维护保障,注重信息的真实性和实效性,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科学建设、持续发展。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香达镇物流中心
联系电话:17794782221
CopyRight © 2021-2025 QHYOULI All Rights Reserved
青ICP备2020001164号-1